JN SPORTSW+K 造就 “Just Do It” 的同时也成为了广告界中的 “Nike”诞生于1988年的Nike品牌口号“Just Do It”如今已经走过了三十个年头。通常情况下一个品牌的宣传口号或广告语都会根据品牌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定位、新一轮主推产品的特性,以及需要改变消费者固有印象的需求等内容来适时更新,但Nike这句愈发响亮的口号却沿用至今。
每年甚至每一季度的Nike都会打出不同的口号,尤其是在重大赛事前后都会做出相应调整,但一句“Just Do It”却一直都与Nike的品牌理念与精神向导相契合。在三十周年这个特殊且绝对值得纪念的时刻,Nike再一次表现出了对这句口号的认可与重视,于是我们看到了众多Nike旗下的经典鞋款、最新产品纷纷披上了那标志性的黑白橙三色,并且“Just Do It”系列所涵盖的品类与运动项目非常广泛。
全新的“Just Do It”系列,以该标语在1988年首次亮相时的字体和图案设计为特点,并从同年的经典标语海报汲取设计灵感,旨在庆祝这句标语诞生30周年。首先必不可少的自然是Nike所有鞋款大家庭中人气长盛不衰、最为经典之一的Nike Air Force 1。Nike Air Force 1 Low“Just Do It”有多种装扮,其中一双是以纯白色皮革作为鞋身主体,“NIKE”、“AIR”、迷你版的Swoosh等细节遍布整个鞋身。
另一双Nike Air Force 1 Low“Just Do It”将鞋身主题换做了亮眼的橙色,即使内外两侧的Swoosh以同样的装扮示人,依旧十分惹眼。
相比之下Nike Air Max 1 Premium“Just Do It”的色块分区则更简洁明了一些。身为Premium级别的鞋款,材质与做工必然会更上一层楼。
与上述经典款式不同,Nike EXP-X14“Just Do It”所选用的鞋款蓝本则是近来大热的全新鞋型。Nike EXP-X14的鞋身主体薄如蝉翼,虽是半透明效果,却拥有着极高的可塑性。白色为主、黑与橙为辅,“JUST DO IT”点缀在鞋身后三分之一的接缝处,颇有画龙点睛之意。中底位置一条贯穿五分之四中底的橙色细节与鞋面相互呼应。
当时间拨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的美国运动装备领域竞争日趋激烈,而两个旗鼓相当、互相抗衡的品牌分别是Nike与Reebok。这样的局面在八十年代中期发生了转变,1985年Reebok乘着美国女性有氧运动兴起的东风,开始将宣传重点、市场策略以及产品定位纷纷改为以女性为主。这不仅使得Reebok的运动健身鞋款及装备迅速被一抢而空,更实现了持续性的快速增长。到1987年,Reebok的各项指标都完成了对Nike的超越,不仅在美国市场称雄,还稳坐全世界范围内的第一运动品牌宝座。
Nike为了再次赢回更多消费者的心,决定用一句新的广告词来扩大品牌的影响力,于是再次找到从1982年就正式合作的Wieden+Kennedy,以寻求新的突破点。在Wieden+Kennedy众多的经典广告案例中,最广为人知的、使用时间最久的,同时也是最耐人寻味的无疑是Wieden+Kennedy早期与Nike合作的产物——“Just Do It”。这句如今早已经家喻户晓的广告与Nike这个品牌已经建立起的密不可分的联系。
不少人都知晓这句简洁却有力的短语是改编自一位穷凶极恶的杀人犯的临终遗言,却鲜有人清楚它具体的诞生过程。此次广告语的方案敲定,是由Nike总裁Phil Knight与Wieden+Kennedy创始人之一的Wieden亲自商议,这也可见此次决策的重要性。Wieden在采集灵感的过程中,受到了距当时十年前一次法庭判决的细节内容影响。
这次判决的主人公名叫Gary Gilmore,此人曾在犹他州抢劫和谋杀了两条性命,案件之恶劣引起了全美的关注与愤慨。但因1972至1976年间美国暂停了死刑刑罚,Gary Gilmore得以逃过一死,在印第安纳州的监狱里监禁。出狱后的他并没有改过自新,而是重蹈覆辙,Gary Gilmore再度抢劫和枪杀了两名在被抢劫中都始终采取合作态度的普通人。这次Gary Gilmore成为了美国恢复死刑以来被执行的第一人,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在犹他州被执行枪决之前,执行者问Gilmore有何遗言,他的回应极为简单:“Lets do it”。Wieden在谈到当时看到这一报道的感受时说到:“我清楚地记得,那晚看到这个的时候我很震惊。不过我很喜欢他临死前说的这句话,尤其是当中的‘do it’两个单词,这很潇洒,并且很符合体育精神。”
出于加强这句广告词的感染力和语气的目的,Wieden将第一个单词换做了“Just”,以呈现出斩钉截铁、毫不犹豫的态度。“之所以表达出这种洒脱的感觉,我是想让女性因此受到鼓舞,无所顾虑地投入到健康的体育运动当中,无论是竞技层面还是普通的健身,都不仅仅是男人的事儿。”Wieden进一步说明了这句广告语意图表达的意味。
在已经落幕的2018俄罗斯世界杯比赛期间JN SPORTS,不论是否是关注足球赛事多年的球迷,都随着世界杯的浪潮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兴奋、激动与意外。而在半决赛即将开始之时,Nike与老朋友Wieden+Kennedy再次用一条精彩的广告短片点燃了我们的热情。
这条#全凭我敢# 主题广告片一大出彩的地方恰恰就是对主人公球队的设定:中国队。细心地观众会发现,时间背景2033年并非世界杯年,而选用这样的年份作为时代背景,可以理解为那时的中国足球强大已是常态,并非只有在世界杯年才能崭露头角。世界各地球迷在不同情况下,面对中国队时所表现的不同状态也是在表达着这一猜想。发生在三位充满争议的主人公身上的变化则是最具吸引力的。在广告的最后三分一,时间回到2018,我们看到了在未来备受瞩目的陈天,以及各位还格外年轻的球员在当下是如何为了自己对足球的热爱与梦想奋力拼搏的样子。
Wieden+Kennedy作为这个星球上最出色的广告公司之一,除了一句“Just Do It”外,还有众多的广告案例值得让我们拿出来评价或是参考。
众多深入人心的经典广告形象都是出自Wieden+Kennedy之手。于2012年为可口可乐公司设计的北极熊形象可以说是近年来饮料行业的代表之一了。Wieden+Kennedy的波特兰工作室采用北极熊及冰天雪地的场景来营造出可口可乐带给消费者的酷爽感受。广告片中更是融入了“极地碗”(Polar Bowl)的情节来抓住观众的眼球。
被众多球鞋爱好者视作“鞋王”的Nike Air Mag在2011年被Wieden+Kennedy波特兰工作室用到了2011年名为“Back 4 The Future”的广告片中。情节为当时还略显稚嫩的凯文·杜兰特去Nike店中选购新鞋,在店员为其推荐Nike Air Mag时偶遇驾驶着时光车呼啸而来的布朗博士时发生的趣事。片中还有一个亮点是扮演普通店员的Tinker Hatfield。
Wieden+Kennedy东京工作室推出的ABUKU广告短片,相较于绝大多数以宣传产品本身为重点的其他广告而言,ABUKU更多的是传达一种艺术理念。以一双很常见的Nike跑鞋作为基础,并以“运动”为灵感去将一双鞋的功能性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感觉。最终经过一些列天马行空的改造,跑鞋以“水族馆”的形态示人。
2010年,Wieden+Kennedy伦敦工作室为本田CR-Z汽车拍摄了名为“RGB”的广告片。这则广告从名称到展现手法都是直观地将红绿蓝三色呈现,与这种展现手法相对应的是本田CR-Z可提供三种截然不同的运动模式。一辆可以胜任“多面手”角色的车,再次点题本田的口号:“The Power Of Dreams”。
为了展示新款Nike Free鞋款无与伦比的灵活性,Wieden+Kennedy东京工作室在2012年推出了一款网页应用程序。使用方法是参与者通过对脸部表情的改变,来扭曲和控制网页上展示的Nike Free鞋款。想要将鞋扭转到极致,需要将面部表情尽可能的夸张。以此来凸显Nike Free鞋款最大的优势。
Wieden+Kennedy波特兰工作室在2009年先后推出了以“MVP Season”为名的两季广告片。这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科比·布莱恩特与勒布朗·詹姆斯均以布偶的形象出现,在不同的场景下,二人以“话痨”和“倾听者”的状态攀谈,笑点频出让人过目不忘。
Wieden+Kennedy东京工作室早在2010年就已经为Nike Free鞋款推出过一条名为“Nike Music Shoe”的广告片。片中由两位浑身散发着现代潮流气息的音乐人出镜,以Nike Free鞋款作为乐器,在与电子设备相连接之后,通过对鞋身进行不同程度的扭曲与弯折以发出各式各样却又和谐统一的美妙旋律。
2014年Nike Zoom Kobe 9的一组广告片由Wieden+Kennedy波特兰工作室完成。两部片子中,科比分别化身制作钢琴的匠人与研制充满奇幻效果的灯泡的科学家,并分别打造出了无与伦比的作品,最终都以Nike Zoom Kobe 9的亮相作为收尾,展现出了这双科比签名鞋款的独特之处。
Wieden+Kennedy的作品也并非只有成功案例。上世纪九十年代,斯巴鲁美国分公司寻求转型,期望将产品实用、价格低廉的市场定位转为更加高端的方向,并改变美国市场消费者的刻板印象。Wieden+Kennedy为其确定了“What To Drive”的新口号,并设计了诸如“一辆车,就只是一辆车,它不会让你变帅,变漂亮,或者变年轻。如果你的邻居因为你买了这辆车,而开始考虑改善和你的关系,那说明他价值观扭曲。”之类反广告式的广告语。而这样的思路明显与当时的斯巴鲁美国分公司脱节,从口号到广告语都过于犀利、个性,更是被广泛评价为其宣扬的理念太大、太空。这次与汽车类品牌定位不符的标识策略在业内被评为Wieden+Kennedy最糟糕的作品之一。